第二天用餐的地方是台11線上的「鯊魚館」,一開始心頭一驚!難不成現在這裡還在吃魚翅嗎?...(抖)
一入館內,發現這裡真的是一個珍奇的「鯊魚博物館」耶~原來目前的老闆,過去家裡也是從事漁業相關行業,一些珍貴的標本都是過去無意中保留下來的。
近年來老闆有感於漁業資源越來越稀少,於是成立的這座鯊魚標本館以及餐廳,希望能透過飲食和展示教育,讓大家看見海洋資源保育的重要性。
館藏有許多鯨鯊的標本,過去東部海岸地區曾抓原來鯨鯊的年紀要從脊椎骨上的年輪來推測,好神奇!!!到最大的大白鯊有200公斤呢!
整排的鯊魚牙齒。鯊魚牙齒有好幾層,會固定翻新喔! 過去用來獵捕鯨魚的魚叉,非常長,現在都禁用囉!
觀察鯊魚標本的時候,我發現每隻張嘴的鯊魚標本,牙齦怎麼都突出來呢?好奇的詢問之後,老闆告訴我們~原來是鯊魚在追捕獵物的時候,上排牙齦就會呈現翻出的狀態,而且因為在東部曾經捕獲到母鯨鯊,才意外解開這全世界最大的鯊魚-鯨鯊,原來是「卵胎生」的謎底。
當然現在都全面禁止捕捉囉!如果不小心抓到鯊魚,也必須依規定通報;近年來因為「流刺網」捕魚型態,也讓鯊魚、海龜等生物都不小心誤入網中、受傷甚至死亡...關於海洋生物的一切,真的是學也學不盡阿!(只知道吃的我真的是太慚愧了!)
大家在「鯊魚黑幫」享用豐盛的中餐。
感謝「東海岸奇幻旅程」的分享,若想觀看全文,請前往
《海洋「游」學》Part3:太平洋賞鯨豚、鯊魚博物